如果能看回放,我会被自己吓到

好友杜姐,在某次姐妹饭局中跟我们聊,说自己就像一个“变态”一样,瞒着老公和七岁的女儿,在家里每个房间的角落里,都装上了摄像头。

“你要做什么?难不成你还有‘看回放’的爱好?”

有个年纪稍长一点的小姐姐故意凑近了问,像是一头闻到了“秘密”味道的小野兽。

“我是要看看我们一家子的日常生活。”

杜姐突然声音低了起来,大家也都预感到,她是想说些什么事。

杜姐和她丈夫都是公职人员,各自在单位也都算小有成就。

他们有一个上二年级的女儿,一家子看上去其乐融融。

不过之前也听她说起过,他们夫妻俩为了孩子的教育,一周能吵七八回,但孩子的表现还是越来越让人着急,前段时间居然还因为一些问题被老师叫了家长。

估计是杜姐这个自小优秀惯了的人实在觉得丢人,所以才想起了装摄像头找问题这个办法。

“瞒着我老公录了一周之后,我和他一起打开了回放。第一组镜头就是:某天晚上陪着孩子写作业,我俩一会儿对孩子柔声细语,一会儿又对孩子张开‘血盆大口’。”

“那一刻才发现,我们俩简直就像是孩子身边的妖魔鬼怪一样。从来都没注意过,原来孩子受惊时的反应那么大,当我们大吼时她还下意识地捂了下耳朵。”

“我和老公在开心、怒吼、冷漠之间毫无征兆地切换,但我却压根不记得当时孩子做了什么表情。直到我看完了回放。”

“而这样的情绪化,几乎发生在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。”

说出这些话,杜姐脸上的表情都是惊恐的,大家听完之后也都沉默了。

这让我想到了那部被誉为“所有华人妈妈都该看”的电影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中,“茉莉妈妈”的形象。

茉莉成绩优异,但最后却选择了自杀。

因为她受不了妈妈那张像扑克牌一样翻来翻去的脸,她一直都被妈妈的易怒易爆和不稳定的情绪所折磨,直到神经绷到了极限,再也无法忍受。

而她的妹妹可莉,成绩不尽如人意,破罐子破摔,完全承认自己本身就是个废物。

一对可爱的女儿,在一个极度情绪化的母亲影响下,一起走向了极端。

父母的脸,六月的天

杜姐和她老公,并不是个例。

我们的“情绪化育儿”、“心情式育儿”简直太普遍了。

上月初,通州一位妈妈哭着到派出所报警,说自己在开车的时候和10岁的儿子发生了争吵,之后她就把儿子赶下了车,让他在路边自己反省反省。

原本想着就是惩罚一下他,过几分钟后再来接,结果过后再去找的时候,儿子居然不见了。

派出所民警接警后,马上查看了周边的监控,逐步确定了孩子的行踪,最终帮那位妈妈找到了孩子。

还好,有惊无险。

其实,孩子在3岁时就差不多可以正确识别高兴、生气、害怕、伤心等一系列情绪了,然后他们会对感知到的情绪做出自己的理解,进而确定自己应该做出什么反应。

父母,有时就是孩子生活中最大的不确定性。

高兴了给颗糖,不高兴了一巴掌。都说“六月的天孩子的脸”,其实最容易变脸的不是孩子,而是父母。

比如《父母爱情》中的母亲安杰,她爱丈夫、爱子女,但也不得不承认,她一生都是“情绪化”的:

一言不合就要拿擀面杖打孩子,说话做事情基本上都是以自己的情绪为出发点,被孩子惹毛了,还会大发脾气,直接拿丈夫江德福当出气筒。

安杰的一张嘴巴很是厉害。而她的女儿江亚菲,就活脱脱学到了她的样子。

我们用情绪做什么?

我们并不是不知道“情绪化育儿”带给孩子的伤害,只是做了父母之后,通常都会发现,用情绪管孩子有时真的是一个“法宝”:

  • 用情绪表现父母的爱

下班回家,笑着抱起小宝贝,举高高、亲脸蛋,旋转一大圈,怎么亲昵怎么来。

孩子好兴奋,像一只小猫咪一样在身上蹭来蹭去。给孩子一点好的情绪,他真的就马上“灿烂”了起来。

原来,我们在孩子这里,这么重要。这让我们也好满足。

  • 顺着父母的情绪,才能得到爱

夜里将近十一点了,孩子还在床上蹦来蹦去,大喊大叫,楼上邻居居然在业主群里@我们家提出了意见。

邻居的行为让我有些恼怒,回头看看自家的熊孩子,气不打一处来。

我马上变了脸,厉声喝道,“再不睡觉就把你送出去。”

这个威胁很有效,因为他知道父母生气是有后果的,所以他乖乖听话了。

看他听了话,我便又和颜悦色地搂着他开始讲故事。

顺着父母,孩子就得到了爱。我们会希望孩子记住这一点。

  • 用情绪确定规则

“妈妈,我想用你的电脑玩游戏。”

高兴的那一天,我们会像一个拥有无上权力的王者,低头给孩子一点恩赐,说,“行,现在就去玩吧!一会儿我说停就停噢。”

不高兴的那一天,我们可能直接对他吼起来,“还玩电脑,眼睛要不要了,我在用电脑工作,你看不到吗?”

只要父母高兴,似乎就没有什么对错。我们更希望自己是亲子关系的掌控者。

  • 父母不高兴,孩子就不能高兴

父母的情绪,有时就是孩子情绪的前提。

孩子的快乐,有时还会中伤到那个不开心的父母。

父母突然不开心了,如果孩子再接着开心,就是错误,就会被父母“惩罚”。

遗憾的是,孩子的情绪理解能力,往往就是这样被“消极”训练的。

易怒的父母,暴躁的孩子

安徽卫视有一档亲子观察类节目《超级育儿师》,节目中有一个叫辰辰的8岁男孩,在节目刚开始就出现了惊险的一幕。

“你别玩了,写一会作业,写一会作业再玩。”

“不!”

“你再这样,我以后也不让你玩了。”

“你干嘛呀,我不!”

“你再玩多长时间你才写?”

“玩到你si…”

,时长11:21

《原生家庭》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:

孩子对语言信息以及非语言信息的吸收,就像是海绵吸水一般,会完全不加选择地全盘吸收。

他们倾听父母的言谈、观察父母的举止,并且模仿父母的行为。

有时候,教育就是一场轮回,你看到了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。

节目中辰辰对妈妈的殴打,就是模仿妈妈的行为后的反击。

辰辰在无形中学会了妈妈对待他的方式,然后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妈妈。

从小将父母奉为神明的孩子,也在模仿着父母的一言一行:

你将脾气发泄在家人身上,孩子就把脾气发泄在你身上;

你对孩子使用暴力,孩子也会对你使用暴力;

你对孩子冷嘲热讽,孩子也会对你极尽辱骂。

孩子从父母身上习得的处理方式,最终“回馈”给了父母!

易怒的父母,讨好的孩子

佳佳在同事眼中一直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孩,可是这份懂事的背后总能感到一丝小心翼翼。

方案不懂总是犹豫很久才敢问同事,自己拎着一堆文件,手快断了也从不麻烦别人,只要领导脸色不对,总是第一个道歉,即使不是她的错……

佳佳的父母在外人眼中是公认的好脾气,但是回到家里面对佳佳又是另外一副面孔。

上一秒还在有说有笑,下一秒就突然变脸,你永远都不知道,自己的哪句话,哪个动作会让他们不满,然后破口大骂:

“你怎么这点小事都做不好,洗个碗都能摔了,要你有什么用?”

“成天就知道看电视,你看看你考的那点分,看见你就烦。”

“考成这样,你还有脸回家,你脑子让猪吃了?”

“你这么垃圾的人,你还说你每天都在学,我死都不信。”

“你连狗都不如,还不如养条狗呢,狗还会摇摇尾巴。”

佳佳说:

“别人都以为我性格很好,善解人意,总是替别人着想,可只有我自己知道,我害怕犯错,害怕别人指责,害怕冲突,有时候有人突然提高音量说话,我都会被吓一跳,做什么事都畏手畏脚,习惯性看别人脸色。”

心理专家马歇尔·卢森堡说:

“也许我们并不认为,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,但语言,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。”

父母的三分脾气,对孩子来说却是7分伤害。

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发现:

孩子若总是生活在苛责、匮乏的环境中,他们的大脑会为了适应环境而发育成“求存模式”的结构,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。

当一个孩子为了生存的时候,他自己的想法就会被压抑,他的需求就会被隐藏,而他自己会变得更加谨慎、胆怯,倾向于讨好他人。

长期生活在父母的吼叫下,智力、语言的发展都会受到阻碍。

更严重的,可能还会引发抑郁、焦虑、躁狂等精神疾病。

易怒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,大多缺乏幸福的能力。

不用情绪的话 我拿什么管孩子

“除了情绪,还有什么可以让孩子听话?”这是我们很多父母都头疼的问题。

孩子调皮犯错,我们难道不该生气吗?孩子不该是看到我们生气就立马停止错误的行为吗?

是,这些都没错,我们的养育倦怠当然也是真实存在的。没有谁可以做完美的父母。

但正如《别让情绪毁了你的努力》中所说的:

“如果一个家庭败在了情绪宣泄上,那无论在其他地方赢得多胜利,在孩子内心世界建设这一件事上,都是极大的失败。”

所以,也许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小小的事,避免这样的“失败”:

进门前晃晃头,试着用一个小小的“仪式”甩掉工作中的感受,换个身份回家面对孩子和家人;

承认自己对孩子的一些事并没有能力,甚至也没有兴趣,而不是用情绪遮掩自己的真实意图;

暂时离开和孩子共处的环境,缓释“融合焦虑”;

如果出现了情绪化状态,还需要向孩子有所说明。

胡适回忆母亲时曾经这样说:

“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,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,如今我能宽恕人、体谅人,都得感谢我的慈母。”

但愿我们,最后都能被孩子这样怀念和回忆。

来源:[公众号]曾奇峰心理工作室